高血压的福音—以基因定药,缩短降压漫长路

时间:2020-12-01


图片31.png  

高血压——三高  

高血压病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,具有高发病率、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的“三高”特征。

高发病率: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,我国约有高血压病人1.6亿,主要为原发性高压,继发性高血压的构成比仅为5%~10%。

高致死率/高致残率:现今,人们饮食总是吃一些高脂、高盐的食物,生活作息不规律如经常熬夜加班,以及年纪的增大,体重的增加等,都有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形成高发病率;对于长期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,会产生很多的并发症,比如心力衰竭、心肌梗塞、脑梗死、脑出血,肾功能不全,甚至尿毒症等,由于这些并发症,很多都是可以危及生命的。

但在高血压病人中,治疗率为25%,控制率仅为6%,约有75%的人没有进行正规的降压治疗。

 

 用药现象与结果   

图片32.png 

实际生活中,大部分高血压病人无法真正意识到高血压的巨大危害,不正确按照医嘱用药,有的人不能承受用药带来的经济负担擅自停药,更有人相信道听途说,用一些“偏方”治病,使血压不能得到有效控制,导致心、脑、肾等靶器官出现不可逆损伤,直至危及生命。 

临床实践表明,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不同个体在接受同一种药物治疗时,其治疗效果、对药物的耐受性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,造成这种个体差异的本质原因是由于遗传多态性的作用。因此,探究与高血压相关的候选基因、尤其是影响降压效果的候选基因显得尤为重要。

 

权威推荐-基因检测   

 

图片33.png

● 2013年卫计委临床检验中心将高血压用药检测纳入《允许临床检测项目》目录。

● 2015年国家卫计委医管局印发《药物代谢酶和药物作用靶点基因检测技术指南(试行)》,标明降压药的代谢酶和作用靶点基因的检测内容和方法。

● 2017年国家卫计委及中国医师协会联合推出循证指南《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(第2版)》,进一步指出临床医生制定降压治疗方案应将个体基因型考虑在内,量身定制用药方案,避免用药不当。

 

五大类降压药    

目前临床常用的五类降压药物如下:

● 钙通道阻滞剂(常见药物如:氨氯地平、硝苯地平、尼群地平)。

●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(常见药物如:福辛普利、依那普利等)。

●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(常见药物如:氯沙坦、依贝沙坦等)。

● 利尿剂(常见药物如:氢氯噻嗪、布美他尼、托拉塞米等)。

● β受体阻滞剂等(常见药物如:美托洛尔、卡维地洛、阿替洛尔等)。

 

案例解析      

患者:李叔叔,68岁,已经有35年高血压病史了,但是近几年在服用多种降压药后,李叔叔的身体相继出现多种不适症状,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。

A药—氨氯地平—结果:出现全身皮肤潮红的过敏症状

B药—吲达帕胺—结果:出现嗓子干痒的症状。

C药—络活喜—结果:出现干咳的症状。

D药—富马酸—结果:服用以后两个小腿起红疹,很痒。

E药—盐酸贝尼地平片—结果:出现了脸红,起红疹的症状。

最终,通过临床基因检测,发现沙坦类的药物对李叔叔是有效的,于是医生帮助他把药替换成了氯沙坦,服用氯沙坦后,李叔叔的血压降了,药物过敏反应也消失了,终于可以踏踏实实的享受生活了。

解析:上述案例中,李叔叔为了控制病情,一直“试药”,然而这种“试药”是痛苦的,既造成资源和时间的浪费,又产生难以预知的药物不良反应。进行基因检测后,可以通过基因型直接锁定用药,解决血压高烦恼。

 

 谁需要基因检测  

①已经确诊为高血压,尚未确定治疗方案

②治疗效果不达标需要修改治疗方案

基因检测作为一种技术,它可以为遗传疾病诊断提供帮助,也可以为个性化用药提供指导,还可以作为辅助手段,提供未来是否会产生某些疾病的风险评估报告。

基因检测,一个检测,多项用途,最终实现科学服药与疗效最大化,高血压的伙伴们,为您缩短降压漫长路,我们全力以赴!

图片34.png